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
|
|
|
|
|
  当前位置:首页>>旅行指南>>古镇揽胜 双击自动滚屏


川东肖溪古镇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与保护(一)

2011/11/6 20:42:2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黄春发  阅读27170次
 

(编者注:本文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黄春发的硕士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为王军教授、左国保教授。作者于2007年4月到2007年8月,在同学的帮助下对肖溪古镇的建筑环境、空间形态、营建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对部分典型单体建筑实地测绘;通过走访、问卷等方式对古镇的居民构成、宗族来源、宗教信仰、收入情况、历史典故等方面的信息进行了收集,又于2008年4月至5月间,对古镇周边的场镇、民居、祠堂、寺庙等川东建筑形态进行考察。本文在地域建筑文化方面及古镇保护方面有很好的参考意义。感谢作者对这个宁静美丽的小镇所作的辛勤工作。故编者整理全文分章转发,以供众多关心肖溪古镇的各行业人士参考分享。)

川东肖溪古镇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与保护(1):摘要、绪论

摘要
    肖溪古镇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东部的肖溪镇,它紧依华蓥山脉,借助便捷的渠江水上运输,很早就成为了远近闻名、商贾云集的一方名镇。经过岁月的洗礼,古镇日渐沧桑,但其独特的风貌,宜人的尺度、淡雅的色调、丰富的形式、多向度的景观却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川东数不多,保存较好,且功能尚未完全退化古镇,它为我们研究川东地域建筑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但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古镇也面临着许多的破坏,需要采取切实的保护措施,才能使其文化价值得以完好保存。为此,本文尝试就两方面的问题展开论述,即解读古
镇所包含的建筑文化讯息和探索可行的古镇保护措施,二者统一于对古镇的空间环境的深度剖析研究当中。
   通过对古镇的产生背景和建成环境的研究,展示了传统营建技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下,为满足人们诸多需求、承载美好愿景上的成就,为今天的建筑营建提供一些参考;在对古镇生成流程的解析中,发现古镇现在所面临危机的根源在于现代社会的需求心理、建筑材料、应材料而生的建筑技术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古镇居民在对其功能增补完善过程中,采用了现代的建筑语汇,致使新增建筑与传统建筑的风貌格格不入。为此,在古镇保护方面,本文倡导运用“整体性”、“原真性”原则,将古镇物质文化遗产“真实的”保存下去;并通过文化功能再造,衰落街区功能转换等方式,恢复古镇的空间活力,使其更好的融入到当今的社会生活当中,发挥更多的作用。

关键词:肖溪古镇 地域建筑 文化研究与保护


本网资料图:肖溪古镇鸟瞰(摄影:木头人)

1绪论

1.1选题缘起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实现了腾飞,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从沿海到内地,从城市到乡村正发生着史无前例的深刻变化。然而经济发展也加大了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的差距,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构建。从1999年开始,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相关的政策措施发展西部经济。四川省政府审时度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及人文景观的优势,制定了“旅游兴川”的经济发展战略,通过打造精品旅游产品,振兴地方经济。广安市肖溪镇位于四川省东部的丘陵地带,由于山水阻隔,内外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滞
后,但却因此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古镇建筑风貌。在市政府出台旅游政策后,当地人民非常振奋,都期望古镇旅游能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切实的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然而,事经干年,古镇并没有因为旅游而取得实质上的经济成效,相反,却因为所处社会环境的改变而面临着生存的威胁,为此,函需要对古镇这一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的保护,进而探讨保护与发展相协调的相关举措。

1.2研究现状

1.2.1巴渝地域建筑研究方面

    我国对巴渝建筑的研究由来已久,早在抗战时期中国营造学社就开始了对西南建筑的调查研究,其主要成果有:《西南古建筑调查概况》(刘敦祯),、《中国居住建筑简史一一附四川居住建筑》(刘致平);建国后,随着全国范围内的古建筑普查活动的开展,各地古建筑的详实资料相继被整理出来,为巴渝传统建筑的研究拓宽了视野;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加入,巴渝建筑的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的单栋建筑测绘研究发展到了对建筑群体的整体空间研究。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成果有《四川古建筑》(四川省建委)、《巴蜀城镇
与民居》(季富政),但是由于在研究方法上和以前一样,因而没有取得质的突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场镇遭到破坏,日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于是,巴渝地区的建筑界、文化界协同文化保护单位一起对西南地区的传统场镇的物质空间进行了抢救,并借助各种媒介向公众展示传统建筑的魅力,进而为古镇保护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质构件的修
复,物质空间环境的保存以及可行的旅游开发的问题上。相关论著有《四川民居》(省建委四川人民出版社)、《重庆古镇》(何智亚,重庆出版社)、《三峡工程与人居环境建设》(赵万民重庆大学)等。
   近年来,随着乡土建筑热及文化旅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地域建筑的研究中来,他们从不同角度对巴渝传统建筑进行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从人居环境角度研究的《巴渝古镇人居环境研究》、《巴渝古镇聚居文化研究》、《重庆地区地域建筑创作研究》;从类型学角度研究的有《巴蜀戏台建筑》、《巴渝场镇》、《川西堡楼建筑研究》等等。
  然而,纵观以往,单独针对肖溪古镇的研究几乎没有进行,现有的文献除了当地的地方县志,及介绍旅游方面的书中有所载录外,仅在早期的季富政张兴国等教授的著作中以图文形式出现,但它们多是作为引证,推导作者的观点,因而,没能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以实地测绘数据为基础进行深入剖析。

1.2.2古镇保护方面

l)国外状况。

    国外历史城镇的保护起源于文物建筑和历史纪念物的保护。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以古建筑、古遗迹的保护为主;20世纪30年代开始向对历史街区、地段拓展;70年代以后,将历史城镇、城区作为保护对象纳入保护体系中来,如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的《内罗毕建议》指出历史地段的保护包括“史前遗址、历史城镇、老城区、老村庄、老村落以及相似的古迹群”①,198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美国华盛顿通过了衣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华盛顿宪章),明确指出“城市的保护必须纳入城市发展政策与规划之中”②,有力的指导了世界
各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给历史城镇的保护建立了一个科学的理论基础。

2)国内状况。

    我国历史城镇保护研究起步较晚,由最初的对单个文物建筑的保护,逐渐发展成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最后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历史文化保护区和历史街区保护的内容,形成了重心转向历史保护区的多层次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它是在借鉴国际上有关遗产保护的经验基础上,将历史街区列入“不可移动文物”
----------------------------------------------------------------------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罗毕建议[C]华沙.1976.11
②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八次会议.华盛顿宪章[C].华盛顿.1987.10
----------------------------------------------------------------------

①范畴。如今历史城镇的保护己经成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一环,引起学术界和政府的广泛重视,并不断向纵深和系统的方向发展,探索适合本地特色的保护途径。如中规院编制的《西安古城保护规划》中,主要解决在一个已经严重破坏的历史地区,如何整理和重新表达其历史和文化的内涵,强调“有效的保护是在充分认识古城内部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基础上,采取恰当的公共政策来引导管理其物质环境”②。在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所研究的课题《平遥县城总体规划》中,提出了“保护要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为目的,以增加基础设施的投入为突破口,以发展旅游事业为途径,以复兴城市商业活力、激活古城的生命力为战略,做到人与自然、保护与开发、经济与文化的多元并存与和谐共生”的保护战略,保护的重点为基础设施的更新与保护旅游开发与居民生活的协调进行”③。重庆大学赵万民教授主持的《巴渝地区古镇人居环境研究》中,研究人员经过深入的调查、测绘,形成详实的现场测绘资料和研究报告,针对历史城镇的文史沿革、地理区位、城镇形态、建筑空间、社会经济等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划分保护区、重点建筑的保护与整治模式等保护方法,并将历史保护与城镇发展相
结合,考虑了城镇与当前社会经济的关系,考虑了古镇人居环境的改善,强调保护生活在其中人们的社会生活并使其现代化等,为探讨古镇的保护与发展问题的研究提供依据。
    由于经济落后,针对古镇保护的地方性研究基本是没有开始。当地的文物部门所做的努力也都是在如何更好的配合政府的开发政策上,将现有的资源直接的兑现;而没有出台切实的地方性保护措施,延续古镇的文化价值,防范可能因开发而导致的建设性的破坏。

1.3研究意义

1.3.1有利于地域建筑的发展古镇的传统建筑是人们在传统的意识形态下,应用就近可取的建筑材料,搭建的满足人们心理需求及具体使用的、适应当地的地理气候环境的一种空间形态。它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被证明是综合效应最高的材料获取和组合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公路交通的推进,工业化生产的砖、水泥、钢筋等日渐成为人们最为
----------------------------------------------------------------------
①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31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C].2O02.10
②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安古城保护规划[P〕.2002.10
③张松.历史城镇保护的目的与方法初探【月.城市规划,1999(7),P28
----------------------------------------------------------------------

的便捷可得建筑材料。于是,应材料性能而生的现代建筑技术,将“方盒子”建筑推广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从而,使得传统的建筑工艺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危机。通过本文对古镇整体的空间形态、街巷空间形态、建筑单体的具体构建等各方面的分析解剖,一方面,可以向人们展示了传统建筑的构建模式及空间魅力,唤起人们对传统建筑的兴趣,为传统技艺的沿传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另一方面,有助于发现适合本地区地理气候环境的,满足新的时代需求,具有可持续性的建筑营建方式,推进地域建筑的发展。

1.3.2为西部地区的古镇保护提供参考

    在本文的研究中,进一步就古镇的“保护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做了探讨。一方面,古镇作为历史遗迹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我们有责任将它“完整的”、“原真的”①保存下去;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忽视当地人民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迫切愿望。为此,在“保护”的同时必须兼顾“发展”的需求,将“发展”思路贯穿“保护”活动的始终。
    “保护”主要针对的是古镇的建成的物质环境,包括外部空间环境、街巷空间环境、建筑空间环境等方面,依靠政府的强制性规范和居民的日常维护来共同实现。只有将保护所带来的实际效益惠及居民,才能使保护活动长久有效的开展下去。同样,也只有古镇的空间环境得以保存,才能使这一珍贵的社会资源的价值得以发挥,为当地的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服务。

1.3.3对现代的居住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古镇是以步行系统为主要依托,充分结合了地理气候环境条件,生成的“亦商亦居”的商住一体化的聚居模式,它为现代的住宅建筑设计,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及商业步行街设计等提供了一些现实的参考。

1.4研究方法

    本文针对肖溪古镇的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主要以建筑学的视觉展开的,以实地的调研测绘及资料查证为主,对古镇的生成环境、建成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相关问题做了探讨。
----------------------------------------------------------------------
①国际古迹遗址保护理事会.奈良原真性文件[C]旧本奈良.1994.11
----------------------------------------------------------------------

1.4.1实地调研测绘


    本文的研究采用了实地调研与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2007年4月到2007年8月,近3个月的时间在同学的帮助下笔者对古镇的建筑环境、空间形态、营建特色等方面的实地调研,并对部分典型单体建筑实地测绘,获得了重要的一手资料;并通过走访、问卷等方式对古镇的居民构成、宗族来源、宗教信仰、收入情况历史典故等方面的信息了收集,为全方位了解古镇的社会生态环境做好了铺垫。完成对古镇资料整理后,在导师的指导下,本人又于2008年4月至5月间,对古镇周边的场镇、民居、祠堂、寺庙等川东建筑形态进行考察(如表1.1所示),通过横向的比较,深入认识了山地环境下古镇的空间特征及营建特色。


图:古镇调研

1.4.2资料查阅

本文的研究是在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肖溪古镇这个特定的研究对象在地域建筑文化方面及古镇保护方面做进一步探讨的。刘敦祯、刘致平两位前辈对西南地区建筑营建特征方面的研究,为古镇空间的营建模式研究提供了参考;张良皋、童正恩等对巴域文化起源说,为探讨地域文化心态及在古镇建筑空间中的表现研究提供养分;还有彭一刚、阮一三、赵万民等多位先生就古镇空间分析、旅游开发及古镇保护等方面论著,为本人的研究开阔了视野,坚定了信念,为论点的提出夯实了基础。很难想象没有前人的肩膀,自己的研究会有怎样的突
破。

1.5概念的界定

1.5.1肖溪古镇、川东地区、巴域
 
    本文所谈论的肖溪古镇专指古镇建成的物质空间环境,而不是指其行政辖属。明末清初,由于年年战乱,川内人口凋零,清康熙帝下诏,迁湖广之民入川,使得川内经济复苏。响水溪与与渠江交接的水运码头日渐繁荣,逐渐发展而成为远近闻名的肖溪场。现存的古镇包含450米长的船型老街,层叠而上的半边街,以及民国时期加建的民国新街三部分(如图1.1.a)。时光茬蒋,古镇已逾百年,然场集依旧繁荣,建筑风貌犹在,为研究川东地域建筑文化的重要线索。故此,成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在本文中,有不少地方用到了川东地区的概念。它是指肖溪古镇的外部区域环境,是以现在的肖溪古镇的位置为中心的四川东部的部分地区(如图1.1.b)。主要用在对古镇的区域地理、气候环境的描述上。


图1.1肖溪古镇、川东地区、巴域示意图

  巴域是一个文化概念,泛指古巴文化影响的范围,地理上包含“东至鱼复(今奉节县一带及湖北省西部地区),西至棘道(今四川宜宾地区及沪州市),北接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安康地区),南及黔(今重庆黔江地区、贵州省东北及湖南省西北一带)、涪(今重庆涪陵及贵州省北部地区”①(如图1.1.c)。在本文中,主要是强调大的地域环境下文化的相似、相近性。

1.5.2文化、地域文化、地域建筑文化
   
    文化,“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包含众多领域,诸如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②;它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③。地域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④。地域建筑文化是地域文化在建筑上的反应。本文对肖溪古镇的地域建筑文化的研究正是从宏观上的文化心
理、肖溪古镇所在的区域文化特征的角度展开的。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造就了肖溪的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心理,它通过物质或非物质形态表现出来,建筑作为重要的物质载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容。

----------------------------------------------------------------------
①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P26
②梁启超.什么是文化[C]//夏夷.梁启超演讲集.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01
③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五版)[Cl.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06.P326
④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0878173.html?si=1
-----------------------------------------------------------------------

1.5.3研究与保护

    保护是相对于危机而言的,在本文所谈到保护,是针对古镇传统文化意识形态,受到当今西方意识形态冲击下发生扭曲变形后,对古镇空间环境有意识的人为破坏活动而言的。当然古镇建筑本身,也会受到很多自然的破坏。我们的研究保护不似给老者白发染黑,嘴唇涂红,皱纹拉直的简单美容手术,而该是探讨如何调理才能颐养天年,让古镇的建筑形态融入当今的社会生态之中。同时,保护是以研究为前提的,通过对古镇的“形成—发展—演化”的研究,有助于我们采取适宜的技术措施保存古镇的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沿传当地的地域建筑文化。

1.6内容框架

1.6.1内容提要
   论文结合当前国内外研究成果,采用系统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为第一部分。主要简述了论文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框架。
    第二、三章为第二部分。通过对古镇所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分析,指出古镇形成的必然性;再从整体空间构建、街巷空间构建、景观形态构建、建筑单体构建四个方面对古镇空间环境构建进行剖析,了解古镇的建筑文化特色。第四、五章为第三部分。主要就古镇的价值及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导致古镇衰败和破坏的原因,并考虑采用整体性、原真性和可持续性原则对古镇的外部生成环境、内部建成环境、及人文环境进行相关的保护。第六章为第四部分。总结对古镇研究的点滴心得。

1.6.2结构框架


图:结构框架

本章参考文献:
 [1]张松.历史城镇保护的目的与方法初探「J].城市规划.1999(7).
 [2]梁启超.什么是文化[C]刀夏夷.梁启超演讲集.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
 [3」(东晋)常墟.华阳国志.巴志[Ml.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仁C].上海:商务印书馆,
2005.
 [5]九届人大31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C].2002.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罗华建议[C〕.华沙.1976.
 [7]ICOMOS.华盛顿宪章[C].华盛顿.1987.
 [8]ICOMOS.奈良原真性文件

 


[相关信息]
  视频:镇广高速肖溪段最新进展(5分钟15公里无人机一镜到底)(2023/12/21 12:07:37)[338]
  广安市5个村(社区)入选第四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023/8/24 16:29:46)[993]
  肖溪古镇/覃思诚(19图)(2014/8/29 18:33:39)[14026]
  肖溪古镇游记:留住正在消失的文明(2014/8/27 20:54:49)[13804]
  川东肖溪古镇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与保护(三3.1~3.3)(2011/11/19 13:38:51)[87284]
  川东肖溪古镇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与保护(二)(2011/11/9 21:45:22)[31445]
  鸦片战争中兵败身亡的清廷福建提督——余步云(肖溪余家祠堂“余大人”)(2008/12/30 15:59:10)[41242]
  方言集锦:肖溪一带的“土话”(2007/2/25 17:14:59)[21107]
  古镇开发如何守住历史风韵?(参考资料)(2006/9/26 10:36:12)[22903]
  巴渠民俗婚礼刍议(2006/7/7 22:05:22)[929517]
[更多... ]

(肖溪网站联系邮件[管理入口]